海南CSM工法——水泥攪拌樁施工方法及控制要點

海南CSM工法——水泥攪拌樁施工方法及控制要點
1、測量定位
(1)施工場地的基準點、基軸線及水準點均須會同
建設單位、監理單位共同引進,經復核及各方簽證后方可使用。
(2)對于標定的基準點要做好明顯的標志和編號,并做好保護工作。
(3)使用經緯儀和鋼卷尺等,采用坐標法進行樁位區域邊線的測定。
(4)對施工區域內的所有樁進行測量定位,并做好明顯、牢靠的樁位標志。此外,還要做好測量記錄,以便復核。
2、樁機就位(對中、調平)
(1)由機長統一指揮樁機的就位工作,移動樁機前應看清樁機上下、左右、前后各方有無障礙,發現有阻應及時排除。移動結束后,應檢查樁機的定位情況,并及時糾正。
(2)樁機就位對中后應平穩周正,并且其動力頭、攪拌頭及樁位三者的中心應處于同一鉛垂線上。
(3)據規范要求,樁機攪拌頭的定位偏差不大于5cm,垂直度偏差不超過1/200。
3、制備固化劑漿液
在深層攪拌機預攪下沉的同時,后臺拌制固化劑漿液 (水泥漿等),待壓漿前將漿液倒入集料斗中。
4、噴漿下沉
(1)啟動深層攪拌樁機電機,放松起吊鋼絲繩,使攪拌機沿導向架攪拌下沉,下沉速度由電氣控制裝置的電流監測表控制。施工時,應嚴格控制下沉速度及噴漿量,密切觀察動力頭工作負荷,其工作電流指數不應大于額定值,以防燒毀電機。
(2)如遇較硬地層下沉速度過慢時,可以適當增大噴漿量使土體潤濕,從而加快下沉速度。
5、攪拌提升
攪拌機下沉到設計深度后,在樁底持續噴漿攪拌30s以上,然后按設計確定的提升速度,繼續噴漿,邊噴氣邊提升深層攪拌樁機,待深層攪拌機提升*設計樁頂標高以上0.5m時,關閉空壓機。
6、樁機移位
待深層攪拌機提出地面后,應先關閉電機,然后將樁機移*新的樁位。
控制要點
1、施工技術關鍵及保證措施
為達到設計圖紙及施工驗收規范規定的質量標準,除了在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各個影響質量的環節上進行全過程控制以外,具體還要注意以下幾方面:
(1)施工現場應先進行場地平整,清除施工區域的表層硬物和地下障礙物,路基承載力應滿足重型樁機平移、行走穩定的要求,確保攪拌樁垂直度達到設計要求。
(2)三軸水泥攪拌樁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試成樁,確定在本工程中實際采用的水泥漿液水灰比、成樁工藝和施工步驟。
(3)工程擬采用自動攪拌系統,以確保漿液質量的穩定,因故擱置超過2小時以上拌制漿液,應作廢漿處理,嚴禁再用。
(4)嚴格控制攪拌樁下沉速度和攪拌提升速度,并保持勻速下沉(提升),攪拌提升時不應使孔內產生負壓造成周邊地基沉降,在樁機筒身上做好明顯標志,嚴格控制樁頂和樁底標高。
(5)每臺班(24小時)抽查1組三聯標準模水泥土試塊,取樣應有代表性,自然養護測定28天后試塊無側限抗壓強度,應達到設計要求。
(6)認真填寫每班組水泥記錄及相應報表備查。
(7)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施工記錄,并對照規定的施工工藝對每組樁和檢驗批進行質量評定,檢查重點是:水泥用量、樁長、制樁過程中有否斷樁現象、攪拌提升時間。
(8)水泥土攪拌樁成樁后可以進行必要的質量跟蹤檢驗,了解攪拌均勻程度樁身強度,以及防滲止水效果,如出現個別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樁身部位,應采取有效補救措施。
2、成樁施工期的控制
(1)認真做好各施工班組作業人員分層次技術交底,以及上崗前的培訓工作,持證上崗,確保崗位工作質量。
(2)確保使用設計強度等級的水泥,進場水泥及時送檢,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(3)嚴格控制水灰比(1.5)及摻入量,確定下沉速度為0.5~1m/min,提升速度為1~2m/min。
(4)為保證施工機械性良好,三軸攪拌機在進場前應檢修,施工時也應及時檢查;壓漿泵及時維修、保養,并準備應急備用壓漿泵一套,從而確保噴漿的均勻性和連續性。
(5)施工前對樁機垂直度進行檢查校正。
(6)加強上述施工質量點的全面管理,項目部實現24小時崗位值班制度,做好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記錄。
(7)施工過程中,由專人負責填寫施工記錄,施工記錄表中詳細記錄樁位編號、樁長、斷面面積、下沉(提升)的時間及深度、水泥用量、水泥摻入比、水灰比。
——海南CSM工法,海南雙輪銑攪拌樁施工,海南雙輪銑銑削攪拌施工